干貨:如何抓住互聯網營銷變革的下一個風口?
日前,我們有幸邀請到科達股份副總經理、派瑞威行CEO覃邦全來為大家帶來《馭勢變革,效果賦能》一課,講述了互聯網營銷、新媒體的變革趨勢,更為平安未來的廣告投放提出了寶貴的建議。想知道覃先生到底講了什么內容嗎?請看課堂筆記。
一、互聯網營銷趨勢解讀數字營銷市場
中國數字經濟成為新的驅動要素,中國將全面步入數字經濟時代。騰訊研究院《中國互聯網+數字經濟指數(2017)》報告顯示,數字經濟已占GDP總量的30%,預計2030年占比將達50%。
與此同時,發達國家美國(59.2%)、日本(45.9%)和英國(54.5%)等國的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均已接近50%或遠超50%,中國數字經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。
移動營銷已經成為當前熱點。2017年預計移動營銷市場規模達2310億,增速41.4%。更多的輕度用戶向重度用戶轉移,移動端流量將進一步增長。
數字營銷市場已經相對成熟,新型營銷方式、理念不斷涌現。廣告主對互聯網媒體的營銷價值和用戶價值的認可度更高;信息流廣告、視頻廣告迎來高速發展期,已經在營銷市場中具有較高的滲透水平。
用戶之變
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和內容發生了改變。根據企鵝智庫《2017年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》數據顯示,超過76%的用戶通過新聞類網站和APP獲取資訊,約25%用戶用手機瀏覽器看新聞渠道,其中約80%用戶主要看瀏覽器推薦的信息流新聞。
用戶對廣告接受度已經發生改變,廣告侵擾度和廣告價值決定用戶對廣告的態度。根據iiMedia 《2017移動廣告調研》數據顯示,信息流具有精準性強、基于個人興趣推送、減少對用戶的打擾并提升用戶體驗的特點,是目前接受程度最高的廣告形式。
廣告主之變
廣告主正在普遍增加在移動端的投放預算。Admaster《2017廣告主關注重點》的數據顯示,約55%的廣告主表示會減少在PC端的廣告投入,同時超過87%的廣告主表示在移動端的投放預算會增加;移動社交、移動視頻和移動搜索是廣告主最喜歡的移動投放渠道。
媒介之變
以內容為重的信息流廣告發展突出。廣告主更注重營銷來帶動經濟行為的產生,對展示類資源的需求減弱,轉而增加如信息流、內容營銷等支出。《艾瑞網2017年Q2網絡廣告報告》數據顯示,電商廣告占比為30.5%,與去年同期份額增長近5個百分點;信息流廣告占比為14.8%,繼續保持高速增長;搜索廣告份額也保持在25%以上,并逐漸走出相對低迷階段。
營銷之變
"追求品牌曝光"年代已經過去,硬廣進入新時代。注重品牌與用戶的連接、更符合用戶體驗的內容硬廣成為廣告主的新歡。隨著用戶對廣告越來越苛刻,新時代的硬廣更注重用戶的體驗,劇情、人物、場景結合,通過創意、技術等方式,在同樣的位置下,產出越來越符合目標受眾體驗的硬廣告。
營銷兼顧品牌與效果,協同一體打造品牌價值。品效一體化有三個重要特點,即:
短路徑:銷售轉化路徑縮短,改變長時間、長路徑搜尋狀態,簡化繁瑣復雜的過程;
雙同步:信息和商品同步分發,通路一體化,即看即買;
高效率:營銷與銷售通路一體化,實現用戶的"一次相遇,多重任務",減少消費周期內的重復獲客成本,提升轉化效率。
品效一體化,看到即是買到。以唯品會品效一體營銷為例:
唯品會616期間,采用微信朋友圈卡片式廣告渠道,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實現了品牌廣度曝光;
廣告內植入H5頁面,通過內容創意實現與用戶深度互動;
借用Deeplink技術,調起購買頁面,所看即所買,品效一體化。
二、媒體新生態媒體新生態趨勢洞察
信息流:信息流繼續高速發展,頭部媒體對市場份額的搶奪更加激烈;
短視頻:短視頻風口已到,BAT紛紛入局,探索商業化變現;
移動搜索:搜索用戶市場趨于飽和,頭部媒體借用新技術進行突圍;
應用商店:國產手機廠商競爭激烈,加速變現是爭奪重點。
信息流
信息流廣告增長迅猛。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,2017信息流廣告預計規模達557億,同比增長率達89.5%;2019年預計規模將突破1400億,未來幾年仍將保持50%以上的增速。微信朋友圈、微博、今日頭條等大媒體已經成為廣告主媒介投放的標配。
頭部媒體對市場份額的搶奪激烈,陣營格局已逐步形成。媒體陣營格局如下圖所示:
伴隨各大流量媒體搭載信息流變現趨勢(如百度信息流、小米信息流),廣告主在信息流資源的搶占會更加激烈,預計形成500-700億規模的流量圈。
市場、廣告主、技術、載體等迎來新變革。
市場:迎來多維競爭
騰訊、頭條等傳統信息流媒體的區域正在下沉;搜索引擎企業的信息流正在加速布局。
廣告主:KA快速增長
信息流廣告有著品效合一的趨勢,素材和創意的提升為廣告主品牌傳播效果帶來良好增長空間,同時KA廣告主的進入也會促進素材和創意的優化,形成良性循環。
載體:多元化展現
一方面整體網絡廣告形式的展現呈現出從文字、圖片向音頻、視頻、直播轉化的趨勢,另一方面廣告場景也趨于豐富,社交化、資訊化、粉絲化的特點越來越明顯。
技術:多維數據融合
社交+行為標簽的數據融合助力精準推送;廣告投放平臺的模塊化產品如自主上傳、更新物料是提升廣告主專業性體驗的關鍵。
廣點通變現率仍然最高,社交類和導航類變現突出;金融、游戲、電商行業搶占各大信息流媒體投放主體。
短視頻
移動短視頻用戶規模快速增長,預計2017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將達2.42億;短視頻平臺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增長率達67%;短視頻平臺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增長率達45%。BAT紛紛入局,商業競爭已從資本角逐進入到以內容、流量、商業化為主的全面競爭。
短視頻內容生產趨向組織化、垂直化、個性化。一批頭部短視頻公司MCN(Multi-Channel Network)化,通過簽約等形式和個體內容生產者、網紅達成合作,系統地幫助他們解決運營推廣、中長期規劃以及商業化等工作。
專業知識類垂直內容更易獲得資本青睞,但其依舊是個因競爭而"動蕩"的市場,諸多垂直領域尚未出現頭部內容,市場潛力非常大。
隨著短視頻數量的爆發,垂直化、專業化的內容不斷涌現,短視頻將面向更加細分的用戶群體,精準的個性化推薦將承擔更重要的角色。
移動搜索
移動搜索用戶規模趨于飽和,增速放緩。2017移動搜索用戶規模達6.47億;50%以上用戶每天使用超過10次移動搜索高頻應用;移動搜索用戶粘性強,40%的用戶平均單次運行16-30分鐘。
移動搜索市場格局穩定,競爭持續加劇:百度獨占靠前梯隊;搜狗發力明顯,用戶滿意度最高;神馬背靠阿里大數據緊隨其后。
應用商店
安卓市場復蘇,應用市場競爭加劇。根據凱度&IDC《中國季度手機跟蹤報告(17年8月)》的數據顯示,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安卓占比已超92%。國產手機廠商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弄潮兒;華為、VIVO、OPPO和小米等成為國產手機廠商中的佼佼者;相較蘋果在國內的增長頹勢,國產手機廠商增長可觀。國產手機廠商加快商業化變現,角逐激烈。
三、互聯網營銷建議:
信息流高速發展,未來3年還將繼續保持50%以上的高速增長;
短視頻風口已到,成為新的流量搶奪陣地;
移動搜索成為主流,競爭格局激烈;
應用商店競爭激烈,商業化變現進程加快。
建議:
霸占信息流、大流量渠道;
布局短視頻、優質平臺;
傾斜移動搜索、潛力媒體;
深挖應用商店、矩陣價值。
金融類-銀行、貸款、理財、信用卡等產品的渠道策略:以信息流為投放核心,搜索、短視頻為輔的1+2投放矩陣,提升品效一體效果。
核心:信息流全面鋪開,提升目標用戶覆蓋最大化;
次之:搜索攔截有效受眾;
補充:短視頻內容等提升品牌傳播,獲取年輕新流量。
金融類-保險等產品的渠道策略:以搜索為投放核心,信息流及短視頻為輔提升品效渠道。
搜索渠道持續布局大媒體陣地(百度),有效攔截主動用戶,加大效果轉化;同時傾斜潛力媒體陣地,如神馬和UC(以男性用戶占比大的神馬、搜狗作為投放補充,并通過優化及運營長期維護降低獲量成本)。
短視頻+信息流:以短視頻信息流取代圖文信息流,利用短視頻的形式做創意品牌廣告,獲取新的流量來源;在社交類媒體(廣點通、MP、朋友圈)和新聞資訊類媒體(今日頭條、UC、網易)通過信息流投放,通過精細優化運營,提升后端優化效果。
網服的渠道策略:應用分發和信息流為投放核心, 搜索、短視頻為輔的2+2媒體矩陣,達到大流量收割、布局入口與收口、獲取更多新增和提高轉化率的目的。
Q&AQ:根據短視頻未來的發展趨勢,平安該如何布局?
A:平安主要為客戶提***品和服務,如何將產品和服務以更有趣、更新穎的形式與用戶溝通非常重要。短視頻的最大功用就是能提供更好的方式與用戶溝通,能夠結合產品的賣點和適用的場景,以創意的方法展示,提供更廣闊更靈活的空間。當點擊率很高的時候,我們還可以對用戶的數據進行分析,提高投放的效率。產品中不被用戶關注的點,也可以更加輕松活潑的形式進行短平快傳播。
Q:適合短視頻投放的媒體有哪些?
A:如騰訊、頭條、快手、小米等都有視頻廣告產品提供。每個產品的固有用戶群不同,投放時應結合其產品特征,精準地選擇用戶匹配度更高的產品。比如小米適合投放車險的廣告,快手適合投放現金貸的廣告。
Q:小米OTT TV(互聯網電視)的資源和廠商、內容方合作有什么優勢嗎?OTT效果類廣告做到什么程度,是以品牌類為主嗎?
A:電視銷量并沒有手機強勢,OTT資源正在逐漸開放中,量級雖然不大,但是體系已經很成熟。投放時應針對產品需求進行匹配再投放。
OTT市場以品牌類廣告為主。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情況下,投放時二維碼可以在廣告素材中做得非常明顯,直接地引導用戶掃碼并參與活動,提升轉化。品牌廣告也常以活動的形式進行,而不是單純去做曝光。如京東會有非常好的活動,吸引觀眾立刻去掃碼。視頻的效果轉化也很好,看完視頻后可以直接跳轉下載頁。這些不同的玩法,都為品效合一的實現提供了更多空間。
TAG:如何利用互聯網營銷
SEO就是搜索引擎優化:讓你的網站在搜索引擎(比如百度、谷歌)的排名更靠前,當用戶通過關鍵詞搜索時更容易搜到你的網站,從而實現企業品牌曝光、主動獲客和營銷推廣的目標。為什么要做SEO?
提高網站訪問量:SEO能讓你的網站在搜索引擎結果中更靠前,吸引更多客戶點擊。
降低市場營銷成本:相比于付費廣告,SEO是一種更經濟有效的營銷方式。
提升品牌知名度:網站排名靠前,可以讓更多用戶看到你的品牌名稱和信息,增強品牌影響力。

成本低廉:主要成本是優化師的工資。
效果穩定:一旦網站排名上升,效果穩定持久,可持續獲得展現機會。
不受地域限制:SEO的效果可以覆蓋全球,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。
什么樣的公司更適合做SEO優化呢?大多數行業都可以從SEO中受益。特別是那些希望用戶主動訪問我們的網站、降低營銷成本、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企業。通過SEO來優化自己的網站,可吸引更多潛在客戶。
SEO是一種工人的有效的網絡營銷手段,可以幫助企業提升關鍵詞排名,吸引更多用戶,實現商業目標。SEO是一個長期且專業的技術,企業在進行SEO時,必須耐心優化,因為SEO涉及到的不止是網站結構、內容質量、用戶體驗、外部鏈接這幾個方面;還有算法的更替、蜘蛛的引導、快照的更新、參與排序的權重等。

SEO策略


搜到你
讓用戶搜到你的網站是做SEO優化的目標,擁有精湛的SEO技術、豐富的經驗技巧以及對SEO規則的深刻把握才有機會獲得更好排名!

了解你
確保網站內容清晰、準確、易于理解,使用戶能夠輕松找到所需信息.使用簡潔明了的標題和描述,幫助用戶快速了解你的產品服務!

信任你
將企業的核心價值、差異化賣點、吸引眼球的宣傳語等品牌詞盡可能多的占位搜索前幾頁,增強用戶印象,優化用戶體驗讓訪客信任你!

選擇你
優化落地頁引導用戶咨詢或預約留言,引用大型案例或權威報道彰顯品牌實力,關注用戶需求和反饋,不斷優化產品服務讓用戶選擇你!
關鍵詞研究
品牌關鍵詞
提升品牌知名度、塑造品牌形象,吸引對品牌感興趣的用戶,同時幫助監測品牌在搜索引擎中的表現。
核心關鍵詞
是網站內容的主要焦點,能吸引大量目標受眾,提高網站在相關搜索中的排名。搜索量大,競爭較激烈。
長尾關鍵詞
更能夠更精確地定位目標受眾,提高轉化率,競爭相對較小更容易獲得排名,更符合用戶的具體搜索意圖。
區域關鍵詞
針對特定地區進行優化,幫助本地企業吸引當地用戶,提高本地市場的曝光度。適用于有地域性需求的企業。

競品關鍵詞
與競爭對手品牌或產品相關的詞,通過分析這些關鍵詞,可以了解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。
產品關鍵詞
直接針對產品進行優化,與具體產品或服務直接相關,如產品名稱、型號、功能等描述性詞匯。
搜索下拉詞
反映用戶的搜索習慣和需求,是搜索引擎根據用戶輸入自動推薦的詞匯,與用戶搜索意圖高度相關。
相關搜索詞
提供與主題相關的其他搜索詞匯,幫助用戶發現更多相關內容,同時擴展網站的優化范圍。
站內SEO
TDK優化
力爭一次性完成網站頁面標題、描述、關鍵詞的的合理部署
鏈接優化
包含LOGO鏈接、導航鏈接、文章鏈接及外部鏈接等SEO優化設置
HTML優化
HTML代碼、標簽等優化:H,alt,strong,title,span,title等標簽
內容優化
固定內容與關鍵詞SEO匹配、動態內容提升蜘蛛抓取率增強快照評級
站外SEO

1)降低文章內容在搜索結果的重合度。尤其是文章標題、段落主題、內容摘要等;
2)標題包含關鍵詞(可包含部分或完整匹配)字數控制在24字內;
3)提煉的文章概要(100字內)必須與關鍵詞有相關性才有意義;
4)新文章不要增加錨文本超鏈接,等文章快照有排名后再擴充錨文本鏈接;
5)文章內容與標題關鍵詞相呼應,建立關聯,也可根據關鍵詞擴充有關的內容;
6)文章中的圖片最好增加alt屬性,圖片不要失真和變形,寬度大于500px更優機會搶占搜索快照縮略圖;
7)文章排版合理、段落分明、段落主題用H標簽加強,段落內容用span或p標簽區分;
8)發布文章后先引導收錄。如提交搜索引擎登錄、合理使用有排名快照的內部鏈接;
9)如果文章7天還沒有收錄,就要提升文章內容質量再發布;